赵少康出马后侯友宜声势大涨,但内在矛盾危机也随之涌现?
台湾政坛现在热闹得很,三大党派在2024选举前恨不得天天上演宫心计。那些明争暗斗,好像都没有底线。国民党这次靠“侯康配”组合杀出重围,民众党柯文哲直接被晾在一边,整个局势突然就有了新转机。国民党和民进党之间的差距,看着越来越小。岛内不少人认为,国民党要翻身了!
台湾政坛现在热闹得很,三大党派在2024选举前恨不得天天上演宫心计。那些明争暗斗,好像都没有底线。国民党这次靠“侯康配”组合杀出重围,民众党柯文哲直接被晾在一边,整个局势突然就有了新转机。国民党和民进党之间的差距,看着越来越小。岛内不少人认为,国民党要翻身了!
“首战即决战”是赖清德批评马英九的话,认为这是“投降主义”。马英九现在既无公职也无党职,算是一介平民。但是“首战即决战”说是“投降主义”,这句话用在谁的身上比较合适,就是国民党的朱立伦。
朱立伦对郑丽文的钳制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自身的实力和影响为郝龙斌争取更多的支持。二是明确态度他绝不接受郑丽文接手,让其他人因为忌惮他的潜在消极影响而不便支持郑丽文甚至舍弃郑丽文。
国民党这次2024“大选”后风头很不一般,党内气氛像快要炸锅!萧敬严站出来发话,直喊朱立伦该走人。不到一天,田方伦又把赵少康推到了聚光灯下,认为他能接棒。可见这波选后风暴还没真停。台北市长蒋万安又突然当起了和事佬,一边说大家都很拼,一边说朱立伦没偷懒。为什么大
网传郝龙斌这人邪乎了,不用去辩论,在家躺到 10 月 18 号大选那天,睁眼就能当蓝营主席!咱刷台湾论坛的时候,这说法到处都是,把蓝营改选这出戏直接推到跟前儿了。
9月22日,在第一次辩论会上大放异彩的郑丽文,亲手揭开了蓝营的疮疤。在接受广播节目采访时,她委婉地说出了对蓝营的两点希望,只不过她这样一说,真的有可能让自己陷入危险。因为她现在,已经把矛盾指向了蓝营的三位“大佬”,其中的一个正是前主席朱立伦。
所谓“人头党员”,说白了就是跟着“大佬”走的“组织票”,像支持朱立伦、韩国瑜、赵少康的这拨人,投票时基本没有自己的主见,“大佬”说选谁就选谁。郑丽文这话等于挑明了,现在朱立伦他们就是想联手把郝龙斌抬上位,靠的不是郝龙斌自己的能力,而是这些“听话”的组织票。
这一次,美国向中国摊牌了,不承认“台湾属于中国”!9月10日午后,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长兴岛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出动,驶向台湾海峡。9月11日下午1时左右,福建舰首次通过台湾海峡,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
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在民进党直播节目上称“没有台湾光复节,不要黑白讲”,引发蓝营炮火,昨天(17日)痛批徐国勇曾经担任民代、政务官等公职,如果是这样,薪水是否应该退回?而且如果台湾没有光复,现在又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在民进党直播节目上称“没有台湾光复节,不要黑白讲”,引发蓝营炮火,昨天(17日)痛批徐国勇曾经担任民代、政务官等公职,如果是这样,薪水是否应该退回?而且如果台湾没有光复,现在又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近段时间以来,蓝营“改选”成了外界瞩目的焦点!皆因原本这是一场“等卢秀燕点头”的游戏,但她却表态不选,这也让此次“改选”出现了变数!如今更是出现了多人角逐的局面!
国民党党魁改选,以朱立伦、赵少康、郝龙斌为首的保守派台面下动作频频,但台面上一直未明确表态参选,而改革派则比较果断,张亚中、郑丽文都是第一时间表态参选,郑丽文更是暂别政论节目勤跑基层争取支持……
先说说朱立伦,朱主席这四年,说实话,不容易。傅崐萁前几天都公开讲了,朱主席为了党,自己掏腰包垫了不少钱。这话是客气,也是事实。但眼瞅着要卸任了,朱立伦心里那叫一个急。他不是恋栈权位,他怕的是自己辛苦铺好的“蓝白合”路线,被人一脚踹翻。
参选人得先付20万登记费、300万作业费,再押1000万保证金;缺一分,连门口都进不去。制度解释叫“筛选有执行力的人”,实务上却像把“理想但没钱”的人一把关在门外。
还记得某次联合国大会上,乌克兰代表请各国代表起立为战场阵亡乌军及被波及死亡的乌民众默哀,在美国的带头下,一些国家的代表稀稀拉拉的站起来,态度很是敷衍;
郑丽文这次真的把朱立伦逼到墙角了,黄复兴的老兵们把票箱焊死给她,连我都替她捏把汗——这女人下一步会不会直接掀桌子?
军系黄复兴的老大季麟连亲自站台,等于把“票投郑”写进命令,朱立伦连夜找郝龙斌救火,可郝跟民众党的旧账还没翻篇,基层一听“蓝白合”就翻白眼,这步棋走成死局。
自8月23日朱立伦正式宣布要卸任国民党主席一职后,国民党内部便开启了一场,比较激烈混乱的主席之争。具体情况如何呢?
有些事放在心里,时间一久,大家反而会觉得奇怪。这金门海域出事之后,岛上那一帮国民党大佬却像吃了哑药,任凭外头舆论吵成一锅粥,个个闷声不吭。一时间街头巷尾,饭馆里、市场上,大家都在琢磨:这都什么年月了,这种事还能遮着掖着?你说,是不是有点蹊跷?
最近,蓝营可太不平静了,一场“改选”把内部搅得风云涌动。反罢成功的余温还没散去,“改选”话题就成了岛内民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